晴日暖風生麥氣,綠蔭幽草勝花時。我們迎來了驕陽似火的夏季,也要迎來又一年的端午節。為進一步激發廣大師生對祖國傳統文化的興趣,增強大家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之情,今天上午,太行中學舉行紀念端午節主題升旗儀式。
本次升旗儀式由張明石同學主持
升國旗奏國歌
在全體師生的注目下,伴隨著莊嚴神圣的國歌聲,旗手為我們升起了神圣的五星紅旗!
國旗下主題演講
李雨彤同學作主題演講
親愛的老師、同學們:
大家上午好!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《回味端午,傳承民俗》。
端午節,門插艾,香滿堂,吃粽子,灑白酒,龍舟下水喜洋洋。這些,都是曾經端午節上最熱鬧的活動。然而,隨著時代的變遷、社會節奏的加快,外來節日的大舉入侵,中國人不再眷顧流傳幾千年的中國傳統節日,而是將目光轉向了情人節、圣誕節這樣的洋節日。面對這種現狀,我們不得不感到悲哀,心中充滿疑慮。
這些年來,我國的傳統節日,似乎總離不開吃,吃粽子、吃青團、吃湯圓、吃月餅,農耕社會對饑餓的恐懼,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飲食風俗。如今,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,傳統節日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,我們守著傳統文化的“聚寶盆”卻不善于保護和挖掘。就拿端午節來說,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,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——在新加坡,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于世;在韓國,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,是插秧結束后祈求豐年的日子。
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中國人著眼于創新,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,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。有句話說的好: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。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,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,顯然已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問題。
傳統節日是民族智慧的結晶和文化遺產,是民族的精神家園。端午、中秋節已經成為民族文化的象征,彰顯著全民族的文化認同感和凝聚力,中華民族分布如此廣泛,卻能保持強烈的民族認同感,相當程度上得益于節日民俗的存在。這些節日已經成為全社會、全民族的共同節日,體現著共同的中華民族文化精神,在端午節到來之際,我們更應該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節日,關注古老深厚的傳統文化。
同學們,我們肩負著老師和家長的殷切期望,復興中華文化,我們責無旁貸。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,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,我們不能讓它斷流;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,應讓我們發揚光大!
我的演講完畢,謝謝大家!
量化評比頒獎
初中部上周量化前五名
高中部上周量化前五名
初中部優秀小組長
高中部優秀小組長